|
最是一年春好處,草木蔓發望春山。 3月15日至17日,市委書記袁超洪、市長林建等市領導帶領各縣(市、區)委、市直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開展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工作檢查。 這是一次對各地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的實地檢閱,也是對各地落實深化拓展“三爭”行動、細化實化“五增”目標的深入調研。 3天時間,5個縣(市、區),500余公里行程,大家馬不停蹄、只爭朝夕,在緊張的節奏里、緊湊的行程中,看項目、訪園區、下工地、進車間、走鄉村,實地察看近30個項目。 一路綠意滿眼春,一程紅火事業新。 檢查中,大家邊走邊看,邊聽邊議,邊比邊思,既感到收獲頗豐、受益匪淺,又感到使命在肩、時不我待。大家認為,這是一次比學趕超、查找差距之行,也是一次互學互鑒、開拓視野之行,更是一次轉變作風、求真務實之行,讓大家更好地找到差距、促進提升、凝聚共識、增添干勁。 生態筑基 綠色發展底氣足 春風拂綠,竹海茫茫,一顆顆竹筍在細雨銀絲的滋潤中破土生長。它們是新生、是希望,也是寶貴的資源、可貴的資產。在“把小竹子做成大產業”的叮嚀聲里,南平的竹產業正不斷拔節生長。 15日,檢查組一行走進建甌市城東工業園,總投資5.56億元的聯華七貢農產品綜合深加工項目正在進行收尾施工,企業即將進入試生產階段。項目以筍深加工產品為主,全部投產后計劃年加工生產 4 萬噸農產品,年銷售收入可達 9.8 億元。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中國高端竹筍深加工品牌,成為龍頭企業。”項目點上,企業相關負責人壯志滿懷,底氣既來自先進的生產技術工藝,也來自閩北優質豐富的筍竹資源——南平市被譽為“中國筍都竹鄉”,現有竹林面積652.7萬畝,其中毛竹林面積643.5萬畝,占全省40%、全國10%。 檢查中,各地做深“竹文章”的態勢令人鼓舞:大誠世紀集成家居有限公司被閩北豐富的竹木資源和上游福人集團森林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竹香板”等優質原材料所吸引而落戶邵武,開辟了竹木高端智能家居的新市場; 深圳浪尖集團錨定打造竹木產業設計創新策源地和工業設計標準發布地的目標,在建陽區建成福建省竹產業工業設計研究院,用創意打造更多“竹+”可能; 美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大亞和圣象華宇集團“以商招商”,在建甌市徐墩豐樂工業園區選點建設生產基地,讓竹木下腳料變身新型環保材料,進一步補齊閩北地區高性能塑木復合材料產業鏈; …… 依托生態優勢、立足資源稟賦,各地圍繞做深“一根竹”、做強竹產業鏈,已培育開發筍食品、竹建材、竹家具、竹工藝、竹工機械等上千個品種,全市竹產業正朝著千億產業集群大步邁進。 一根竹演繹著“竹”夠可能的傳奇,也是我市落實“加快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的生動答卷。多年來,南平始終牢記殷切囑托,堅定踐行“兩山”理念,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做香“一片葉”,武夷山市引進八馬茶業生態工業園項目,打造全球首條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武夷茶精加工生產線,實現茶葉原料精制加工全過程自動化、智能化、清潔化生產,為“三茶”統籌發展強化科技支撐; ——做活“一瓶水”,建甌市以福山福水釀福酒,讓醇厚醬香飄向四海;光澤縣立足水資源優勢,實施北坑礦泉水開發利用項目,持續寫深“水文章”; ——做美“一座山”,深業生命健康中心項目、考亭古街·武夷夢華錄、 不問山居等“文旅+”新業態、新場景探索,激發文旅消費活力,讓大武夷旅游圈熱度不斷攀升; ——做全“一只雞”,光澤縣以圣農集團為龍頭,做深做長做強白羽肉雞產業鏈; …… 檢查中,各地持續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在逐綠前行中描繪新景,努力“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讓綠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銀山“成色”更足。 “新質”賦能 “鏈式”發展“百花艷”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稟賦。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熱詞,更是推動南平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新動能。 15日,春雨如絲,潤物無聲。當檢查組一行走進建陽經濟開發區醫衛材料產業園,只見新建的定制化標準廠房內,工人們正在有序施工,為閩瑞新合纖等企業設備進場安裝作細致準備。 閩瑞新合纖是高端ES纖維的專業生產企業。十年磨一劍,企業通過不斷技術創新,產品纖維線密度從0.8旦到0.6旦再到0.4旦,一步一步從跟跑走向領跑,公司也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生產低端再生纖維的小廠,發展成在全球ES纖維細分領域位居世界先進行列的企業,2023年產值達8億元。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市場競爭唯新居上。新科技、新領域、新技術,新質生產力讓企業獲得更強的競爭力,也擁有更大的號召力。 從一根絲發端,閩瑞新合纖聯合佛山維盛、廣東昱升等頭部企業,吸引熱風無紡布、紙尿褲下游企業,以及魔術扣、芯體層、無塵紙等配套企業和供應鏈服務商等41家企業抱團發展、落戶建陽,形成了具有完整產業鏈的醫衛產業集群。這些項目建成投產后,產值將超300億元。 從一片荒地到眼下的一座現代化園區,從“一根細絲”拉出一條產業鏈,建陽醫衛材料產業園,正演繹著將墻上的宏偉藍圖轉化為地上的美好實景的奇跡。 壯士心是劍,為君射斗牛。以培育新質生產力為依托,把“鏈式思維”融入產業發展,也讓邵武抱起氟新材料“金娃娃”。 16日,檢查組一行走進邵武經濟開發區金塘工業園沙塘平臺。在這里,福建華誼三愛富氟佑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項目建設正酣。 近年來,邵武以“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鏈群化一流氟新材料產業高地”為目標,全力引龍頭、鑄鏈條、建平臺,推進氟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三愛富、海德福、永太、永和、新宙邦等國內氟新材料行業領軍企業先后落戶金塘工業園區,集聚效應越發明顯,千億產業呼之欲出。 百花齊放滿眼春。檢查中,建甌、邵武的筍竹產業鏈,光澤的白羽肉雞產業鏈,武夷山的茶旅康養產業鏈,無不“爭奇斗艷”。各地圍繞特色,優化資源配置,聚焦補短板、拉長板、鍛新板,大力培育縣域重點產業鏈的實踐讓人眼前一亮、為之一振。積小勝為大勝,化量變為質變,大家正努力將縣域重點產業鏈做精做細、做到極致。 “鏈式思維”,并不意味著“眉毛胡子一把抓”“撿到籃子里都是菜”。各地通過建立“鏈長+鏈主+專班”機制,讓強鏈、補鏈、延鏈有了堅強的制度保障。 檢查中,大家表示,要對標先進、拉高標桿,強化創新意識,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化運用產業鏈的思維抓招商、抓項目,讓產業鏈更完整、產業結構更優化、產業規模更壯大、產業聚集更高效、龍頭帶動更強勁。 統籌協同 城鄉發展活力強 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客觀要求。作為農業大市,南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自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 15日,煙雨蒙蒙,云結霧罩。檢查組一行在建甌市徐墩鎮葉坊村窺見了不一樣的鄉村美景。 葉坊村,是全省鄉村振興業績突出村。得益于豐富的自然資源,該村以黨建為引領,探索跨村聯建共富新模式,聯合徐墩村、長汀村等成立“跨村聯建促根藝產業發展黨支部”,牽頭全鎮16個村將村集體自有資金、閑置資產共同入股鎮鄉村振興有限公司,聯建聯營根雕家居城廠房,2023年實現總收入290多萬元,村集體分紅36萬元,有力帶動了村民致富、村財增收。 葉坊村創造精彩,精彩不止于葉坊村。去年7月,全省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建設福建美麗鄉村現場推進會在邵武市召開,我市以此為契機,緊緊圍繞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這條主線,堅持把縣域作為統籌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的重點,以“四重”“五好”“六美”目標為牽引,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實踐多點開花—— 建陽圍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結合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高標準打造寒泉精舍、武夷夢華錄等文旅新業態,讓耀眼的文化之光綻放在最美風景道,讓文化資源有效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建甌統籌城市更新和文旅發展,打造富蘊建州風貌的建甌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再現千年建州理學名邦的市井繁華、人文鼎盛;高標準打造建州新區教育產業園,進一步提升教育供給、優化城市功能; 武夷山創新模式,變廢為寶,將荒廢的星村鎮紅星村小學“爆改”成高端民宿——不問山居,帶動文旅產業升級、村財增收; 邵武市水北鎮二都村以豐富的森林生態資源、文化養生資源、綠色食品資源,引進總投資5.6 億元的二都“養生谷”森林旅游項目,全面開發森林養生、溫泉養生、運動養生、飲食養生、禪修養生等,積極與鄉村開展閑置資源租賃合作,并吸納村內勞動力,為鄉村引來客流、開辟財源; 光澤立足環帶建設和圣農產業集群優勢,全力打造圣農工旅小鎮,結合工業旅游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點線面聯動建設和美鄉村風景帶,其中鸞鳳鄉中坊村140多名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年村集體收入超50萬元; …… 檢查中,各地城鎮與鄉村互促互進、共生共存,鄉村與城鎮處處見美、美美與共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實干拼搶 干部隊伍展新貌 春山蒙霧,文脈氤氳。15日,檢查組一行步入寒泉精舍,儀門、敬萱堂、慈心齋、茶軒等10余座建筑在青山掩映下清幽古樸,喜迎客來。 位于建陽區莒口鎮馬伏村的寒泉精舍是宋代理學家朱熹在建陽創辦的第一所書院。2023年8月,當地依據《朱子大傳》中的記載,動工對精舍遺址進行修復,今年初,寒泉精舍正式對外開放。 沒有等來的事業,只有爭出的效率、拼出的精彩。從說到干,從干到干成,短短幾個月,一片荒地魔法般變成如畫風景。這,正是當地干部群眾用實際行動展現出的只爭朝夕、昂揚奮進的精氣神。 弓開如滿月,箭發似流星。爭優爭先爭效,敢拼敢搶敢作為,各地干部群眾以實干回應、用實績作答: 建甌以十足的誠意從其他地區“搶”來聯華七貢農產品綜合深加工生產項目,僅一個半月時間就完成供地; 建陽史無前例地推出“代摘土地、代建廠房、代采設備、以投代招”“四個代”的招商優惠政策,加速醫衛材料產業鏈建設; 武夷山創新項目攻堅機制,不到半年時間推進八馬茶業項目建設,使之成為當年招商、當年簽約、當年產生稅收的標桿項目; 邵武快馬加鞭,3個月完成二都“養生谷”項目“首開區”建設并開放試運營; 光澤以聞雞起舞的干勁,搶時間、搶進度,高標準推進圣農博物館建設,為工業旅游發展“上新”打卡點; …… 不論是大縣的大格局還是小縣的大手筆,不論是搶項目抓招商拼建設還是勇于推出創新舉措,各地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將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維、改革的辦法貫穿各項工作,勇敢“闖”、大膽“創”、扎實“干”,“闖”出了新天地、“創”出了新業績、“干”出了新名堂。 對自己立起標桿繃緊弦,敢啃“硬骨頭”、能接“燙山芋”;對企業則俯下身子不懈怠,“溫柔以待”優服務。這樣的干部作風,也獲得了企業家們的認可。 美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從拿地、審批、辦施工許可,到開工建設,園區管委會‘保姆式’的服務,讓我們十分暖心。” “南平著力打造竹千億產業集群,大誠世紀積極融入,去年產值達到3億元。近期項目二期也將建成投產,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我們的總產值將實現新突破。”南平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格局和信念,感染了大誠世紀集成家居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 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思維。這次工作檢查,有如真實“晾曬”的“公開考”,深度“檢閱”著干部的精氣神,大家在比學趕超中自我閱卷、感慨良多: 以前,自己和自己比,總有些沾沾自喜,出來兄弟縣走走,感覺坐不住、等不起! 檢查中,看到兄弟縣發展的優勢亮點,倍感壓力,但有壓力也更有動力! 要主動拼、奮力搶,看準了的事,就要下定決心,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地干! …… 迎難而上,方能破局開路;敢拼會搶,才能做則必成。這次工作檢查,讓大家看到了亮點成效、找到了差距不足、打開了思想天窗、開闊了眼界思維、提升了站位格局。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大家紛紛表示,要始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深化拓展“三爭”行動、細化實化“五增”目標中,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攻堅克難的硬作風、滴水穿石的強韌勁,努力為全國全省發展大局多作貢獻,為加快建設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凝心聚力、共譜新篇。(劉暉 湯文娟 鄭金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