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問山居民宿里設置有露營點,沿著民宿旁的小道,可步行前往山間賞花、觀水。 武夷山燕子窠生態茶園內,千畝茶園翠綠,茶樹下,油菜花迎風搖曳,不遠處,一樹樹櫻花吐蕊,織成一幅美麗畫卷;武夷山國家公園入口處,玉蘭花開了,與遠方的大王峰、玉女峰遙相呼應,別具風姿;建陽花花世界,油菜花怒放,行走其間,蜜蜂的“嗡嗡”聲不絕于耳……又是一年賞花季,“環帶”亦是春意濃。 以花為“引” 串聯“環帶” “其他地方的檵木多是紅色,這株檵木倒開白色的花,挺特別的。”近日,在武夷山燕子窠生態茶園觀景臺上,游客吳丹拿出手機,對著一株檵木拍個不停。往武夷山國家公園景區前進,“花語”更為繽紛。“那株冬青在綠葉中顯得更紅了,真好看!”“路邊有一株粉色的玉蘭花,十分雅致。”“櫻花和綠樹相稱,春意濃濃。”行走“環帶”,花是人們鏡頭中的“主角”。 作為文旅市場的“顏值擔當”,賞花游由來已久且經久不衰,由此也催生出南平一批以“花”聞名的景區。每年早春時節,延平區溪源庵便發布“賞花公告”,邀請人們前往觀賞桃花;在邵武市大埠崗小隱竹源景區,紅色小火車開過千畝櫻花園的視頻,成為無數游客最深刻的景區印象;3月仲春,浦城縣石陂鎮申明村內,高標準農田間盛開的油菜花已成浪漫花海。 隨著“環帶”建設的推進,花成為“引子”,將“環帶”上的村落串聯起來。“‘環帶’沿線村鎮環境都很好,我們游客去玩能看到什么?如果有一片花海,相信也能吸引不少人前往。”游客陳先生說,如果說“環帶”沿線村鎮的旅游特色是生態,那么“花”的加入,也將成為當地吸引游客的“季節限定”。 由此,我們看到五夫鎮、武夷花花世界、邵武和平古鎮的油菜花海;武夷山南源嶺仙茗生態茶園、建陽松柏村的浪漫櫻花;邵武金香韻園景區里的多色郁金香,等等。 把握“花期” 豐富業態 越來越多的地區認識到賞花游背后的經濟潛力,同質化的旅游產品層出不窮,桃花園、櫻花園等人造景區屢見不鮮,在這樣的背景下,賞花游的提質升級已經迫在眉睫。 “環帶”沿線村鎮已經作出一些嘗試:在建陽區推出的一條旅游路線中,將白天游玩武夷花花世界,晚上游覽武夷夢華錄串聯成線,將“賞花+市集”相結合;武夷山五夫鎮四季有花,“賞花+漢服”的旅游業態漸成特色;“環帶”麻沙段上的杜潭驛站,坐擁自然山水,“燒烤+賞花+露營”的嘗試已經初見端倪;武夷山不問山居民宿附近,山櫻開得浪漫,民宿內草地青青,“賞花+露營+徒步”已經列入民宿主人墨問下一步的發展計劃之中。 行走“環帶”期間,記者發現,花景雖美,還欠缺對文創產品的開發。“建盞上的花紋這么獨特,那么,我們要去哪里才能買到一個呢?”近日,在參觀完建盞文化創意園后,游客陳女士意猶未盡地走出園區,有點依依不舍。 從建盞文創園,到武夷夢華錄;從杜潭驛站,到響鼓水世界;從考亭書院,到黃坑鎮上的朱文公紀念館。許多游客發出感嘆:“我們想要消費,卻沒找到能消費的東西。”這些東西,或許正是與“環帶”相關的文創產品,一張明信片、一個建盞、一個盲盒、一幅迷你卷軸等等。而從賞花游延伸出去,“環帶”沿線也鮮見與花相關的產品,如干花制品、精油、香薰等。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把握“花期”,“環帶”上的賞花經濟才能余香悠長。下個春天來臨之時,期待有更多的“花香”撲面而來。(李思敏 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