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發布會現場。東南網記者 余躍 攝 東南網2月26日訊(本網記者 余躍)今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今日召開《福建省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正式實施新聞發布會。福建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德輝,福建省應急管理廳救援協調和預案管理處處長張廣新,福建省氣象局應急與減災處處長林衛華,福建省氣象局科技與預報處副處長張遠飛出席會議。 科學修訂 內容全面、分工明確、適應需求 1月1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福建省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預案》包括總則、組織體系、監測預警、應急處置、恢復與重建、應急保障、獎勵與責任追究、預案管理、附則等九個章節。 在總則中,《預案》明確了編制目的、編制依據、適用范圍和工作原則,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和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作為編制的指導思想。 在組織體系章節中,明確了省、市、縣各級應急指揮機制,完善了氣象災害應急聯絡員制度。 在監測預警章節中,強化綜合監測、預報預測和信息共享,調整優化了氣象災害預警等級,完善了預警信息發布途徑。 在應急處置章節中,明確了分災種應急響應工作職責,細化了相關部門和單位應急響應措施,完善了重大或特別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啟動后的相關防御處置措施。 在應急保障章節中,完善了通信、供電、交通運輸、人力、醫療衛生、物資、基本生活、農業生產、經費、技術儲備、宣傳教育等保障措施。 在附則中,調整了氣象災害預警標準,修改了部分氣象災害名詞術語。 修訂后的預案充分考慮分災種、分類別防御實際需要,明確各成員單位針對不同氣象災害種類的應急處置職責分工。如臺風、暴雨、干旱等氣象災害事件引發的水旱災害應對工作,由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按照《福建省防汛抗旱防臺風應急預案(簡本)》負責指揮應對;雪、寒潮、霜凍、冰凍等低溫天氣災害,由省減災委員會按照《福建省低溫天氣應急預案(暫行)》組織應對;氣象災害引發重大以上地質災害,由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按照相關專項應急預案指揮應對;海上大風災害的防范和救助工作由省交通運輸廳、省海洋漁業局、福建海事局、省海上搜救中心以及其成員單位按照職能分工負責;氣象災害受災群眾生活救助工作,按照《福建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相關規定組織實施。 拓寬渠道 傳播信息更快更廣更準更科學 《預案》指出,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遵循“歸口管理、統一發布、快速傳播”原則,我們依托福建省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及“12379”權威預警信息傳播“一張網”,更快、更廣、更準、更科學地傳播信息。 福建省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整合社會主流媒體、政務媒體、部門傳播渠道、應急廣播渠道等發布手段達28類、689個,建立省市縣“預警發布”微信、微博、抖音、今日頭條、百家號、人民號、企鵝號等七大矩陣式傳播,構建“數字預警、智能傳播”預警服務體系,形成上下貫通、綜合覆蓋、精準高效的預警信息發布傳播網絡,有效擴大傳播覆蓋面。 氣象災害預警信息通過福建預警發布系統規范化、屬地化、定制化、自動化地接入廣播、電視、有線、無線、短信、網站、村村響、微博、微信、氣象LED顯示屏、政務門戶等各種渠道進行科學傳播。 市民朋友可以通過12379網站、閩政通App、中國福建、“知天氣”App、微信公眾號“福建氣象”“福建預警發布”、新浪微博“福建氣象”“福建預警發布”、抖音號“福建天氣”“福建預警發布”、預警終端屏、商超屏等傳播渠道非常便捷地獲取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此外,電視臺也會及時播報相關氣象預警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