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剛過,南平市建陽區一家全新的潭陽書舍·公益書吧踏春而來,在2月5日精彩亮相,成為建陽人在新春之際津津樂道的“讀書事”。 “這處書吧是由原花海公園管理房重新設計改造而成,建筑面積808平方米,我們希望以創新的閱讀體驗為載體,傳承耕讀好家風,讓建陽百姓、歸鄉游子過好一個文化年。”花海公益書吧執行舍長黃嵐音介紹。 遠眺花海公益書吧,玻璃幕墻加鋼結構組成的兩層建筑與周邊自然環境相得益彰。走近看,中庭一棵桂花樹亭亭玉立,公共閱讀區、有聲閱讀區、個性閱讀區以及配套服務功能區等分布四周。 及至二樓,竹元素搭配落地窗的設計通透敞亮,“福文化”“朱子文化”“藝術鑒賞”等12處主題圖書專區錯落有致,中間穿插布置了音律典籍、建本文化、新春窗花等特色元素。 “第一次體驗能看、能聽、能讀的書吧,好有意思!”記者在閱讀亭內看到,11歲的周子默和小伙伴們剛落座不久便流暢地操作起來,津津有味地體驗有聲書。“這里有很多新穎的設施,讓我覺得閱讀也很有樂趣,寒假又多了一個好去處。”周子默說。 開館當天,許多期待已久的市民早早就過來“打卡”。現場還舉辦了文藝表演、送春聯、建本體驗等活動,有聲明信片互動更是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參與制作新春祝福,書吧內外人頭攢動,“書香熱”持續升溫。 “我是潭陽書舍的老粉絲了。讀書是一輩子的事,這兩年在我們周圍出現越來越多的書吧,大家有事沒事就愛去書吧坐一坐、看一看,還能結識不少書友。”58歲的市民馮欽告訴記者,新開的花海公益書吧讓讀書變得有“花樣”還很舒適,她已經推薦給了家人朋友。 現場不少市民用手機掃碼體驗潭陽書舍·云閱讀。“這是我們搭建的線上閱讀平臺,整合‘喜馬拉雅有聲書屋’‘掌上圖書館’‘數字農家書屋’‘書香建陽文化數據庫’四大板塊的數字閱讀資源,已在城市公園、市民廣場、金融窗口等公共場所推廣使用,讓‘書香’隨處可見可聽可感受。”建陽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黎玲介紹。 最是書香能致遠。近年來,建陽積極構建以潭陽書舍·公益書吧為支撐的“書香建陽”體系,不斷健全公益書吧動態建設機制,連續兩年將書吧建設納入區委、區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22個公益書吧建設,同時探索“公辦、民辦、公辦民助、民辦公助”四種模式,推動14個共享閱讀空間陸續建成并投入使用,初步實現城鄉全覆蓋,持續打造全民閱讀新空間。截至目前,當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公益書吧日均接待讀者近千人,預計年總服務超30萬人次。 潭陽書舍志愿服務隊從最初的幾十人突破千人,成員包括在校學子、退休教師、機關干部、醫務人員、法律工作者、企業職工等,產生“一個志愿者,帶動一家人,引領一大片”的虹吸效應,引領全民閱讀新風尚。 今年1月返鄉的大學生嚴敏,就被書吧踐行的“共建共享、自助互助、公益成長”全民閱讀理念所打動,成為志愿服務隊的一員。“我放假回來以后想找一處地方備戰教師資格證考試,后來發現書吧不僅提供優質的閱讀空間,還經常舉辦很棒的文化活動,在其中真正感受到了‘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快樂。”嚴敏說。 新春之際,多樣化的活動將在各個潭陽書舍接續進行。國學公益大課堂、企業家書屋座談、“壓歲錢怎么花”辯論賽、名校哥哥姐姐聊大學、慶新春古琴雅集、新春詩會等陸續開展,為市民送上滿溢書香和年味的文化大禮包。 “我們按照‘一吧一特色’的設計思路,在考量使用率、便利性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增加閱讀多維性,因地制宜做優全民閱讀公共空間。”黎玲介紹,新的一年,建陽將同步推進實體書吧與線上閱讀,打造“城市10分鐘書吧圈”,涵養滿城書香。(姚雨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