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香世界,和滿天下。2月2日,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茶文化沙龍活動在福州舉辦。中國和東盟國家的政府官員、茶文化專家及相關組織代表等中外嘉賓70余人參加。 該活動由外交部亞洲司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發起,中國日報社新媒體中心主辦,南平市農業農村局(市“三茶”辦)和南平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承辦,南平市武夷山水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和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協辦。 南平是世界知名茶區,茶文化歷史久遠、底蘊深厚,被譽為紅茶祖地、烏龍茶故鄉、白茶發源地和萬里茶道起點。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閩來南平考察時指出“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近年來,南平市聚焦做好茶空間、茶莊園、茶博苑、茶交所、茶博會等重點工作,進一步打響茶品牌,做大做強茶產業,奮力建設全國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統籌發展先行區。2023年全市茶全產業鏈產值達445.1億元、占全省1/4,全市約85%的鄉鎮、50%的行政村、45%的農戶近35萬人從事茶葉生產經營活動,茶葉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金葉子”。 一杯“中國茶”,成為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活動中,中國日報外籍記者石花姐分享了中國茶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對東盟乃至世界各國所產生的影響,也分享了自己在2023年5月前往武夷山國家公園采訪時的見聞,介紹當地如何把經濟效益與保護環境有機結合,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同時分享自己在武夷山采訪時品嘗到的當地美食,感受到的當地風土人情。中國日報外籍記者內森回顧了中國茶文化悠久的歷史,以及中國人以茶會友的傳統。馬來西亞旅游、藝術和文化部秘書長、拿督羅斯蘭講述了中國—東盟關系發展及未來展望。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廖紅向嘉賓介紹了武夷山茶葉知名的原因及當地政府如何統籌發展“三茶”。 觀武夷茶舞,賞大紅袍茶藝。活動現場通過茶席展示、茶葉品鑒和現場講授沖泡手法,營造了濃厚的茶文化氛圍,使外賓增加對中國茶特別是南平茶文化的了解。(裴禮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