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堅持為民施政,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久久為功,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77.1%。”“努力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引起我市與會代表熱議。大家紛紛表示,這體現了我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盯就業、收入、社會保障、養老、衛生、教育、住房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做到了民生投入只增不減、惠民力度只強不弱、為民實事只多不少,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何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省人大代表、南平市第一醫院院長、市第二醫院院長徐尚華說,去年,南平市創新構建全民健康網格化服務體系,打造“4+N”全民健康服務團隊,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增強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他建議,我省在建設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時,注重統籌布局、均衡發展,適當從政策、資金、人才、設備等方面對山區給予傾斜;支持南平申報2024年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扶持山區醫院的重點學科建設,優先推薦南平1個學科申報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 實現高質量發展,科技是關鍵,教育是基礎。“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多措并舉建設教育強省,夯實基礎教育,繼續實施擴優提質行動,組織優質高中對口幫扶100所縣域高中’,這些硬核舉措,極大提振了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信心決心。”省人大代表、南平市教師進修學院副院長楊邦清建議,對南平市的縣域高中給予更多資金、人才和培訓支持,提升校長治校辦學水平和教師教學素質、育人能力;幫助對接省內高校、優質高中,建立合作機制,提升縣域高中整體教學水平。 “邵武緊鄰閩浙贛周邊縣市,擁有省級經濟開發區,氟新材料和竹產業兩條重點產業鏈快速發展,未來對高層次、專業化人才和產業工人的需求逐步擴大。目前,當地正在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園區建設,急需擁有一所服務全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職業高等本科或大專院校,為閩浙贛周邊地區產業發展培養更多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省人大代表、邵武市市長郭緋紅建議,省政府將邵武市職業教育園區納入閩西北高等院校布局規劃,協調省內高校、職業院校對口邵武開展專業指導和業務幫扶。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如何更好增進老年人福祉?省人大代表、邵武市醫患調解中心常務副主任陳家珠建議,加強基層醫護人員和常規藥品的配備,便于農村老人看病就診;進一步提高農村基礎養老金待遇水平,對高齡、空巢、重病、傷殘等情況的特殊老人提高補助標準;加強農村養老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居家養老環境。 省人大代表、浦城縣富嶺鎮店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正芬建議,省民政廳根據農村長者食堂服務人數、工作質量、老年人滿意度等情況,對農村長者食堂開展“評星定級”工作,制定相應的分級獎補政策,給予一定資金補助,不斷提高長者食堂建設規范化水平,建立健全更廣泛覆蓋、可持續運營的長效機制。(林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