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下雪是獨屬于冬天的“儀式感”。在庵山,亦是如此,相去于北方萬里雪飄的綿長厚重,庵山多了些許禪意與詩情。 庵山,是潭東第一名山,位于建陽市童游街道(古稱均亭里)庵山山麓,距城區約8公里,海拔標高1020米。庵山寺始建于唐代貞觀年間(627—649),也稱庵山教寺。據舊志考證,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有隱士石湖在山上建庵,故名庵山。山上靈濟庵敬奉的廟神即是石湖。其山有華夏道家七十二福地之傳說。庵山寺門對聯為“庵前翠竹長生景,山后蒼松不老春。”庵山山上主要景點有靈泉寺,關刀峽,仙姑梳妝,青士迎賓,月景波光,鴛鴦柏樹,白鶴仙母,龍壇等十八景。 庵山有十二面,登臨其上,四顧形勢各不同,主要山峰為南峰、北峰。南峰多奇石,有一塊平整大巖石,美稱“龍壇”,周圍奇石林立,如斧劈刀削,崢嶸險峻,十分壯觀。俗稱關刀峽。北峰有一奇巖狀如猛獅,俗稱“獅子巖”,巖下泉水清涼甘甜,此泉叫庵山泉,又美稱為“靈泉”、“龍井”。庵山靈濟廟,大門右邊立一石碑,系光緒年間建陽縣正堂俞示嚴禁盜砍濫伐森林竹木的告示。內有句云:自唐宋以來,庵山即是風景名勝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