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建甌理學片區保護與活化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忙著進行屋頂瓷磚的鋪設與木構細節的修繕,各項工序有序展開,面積近3萬平方米的片區已初具雛形。 “高峰期時,這里每天有近400多名工人進場施工。春節前,文化設施用地中的五經博士府、朱文公祠可實現基本完工,商業片區主體結構封頂。”理學片區項目負責人檀健斌介紹。 建甌錨定“千年建州·理學名城”定位,謀劃了包括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理學片區在內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提升項目12個,總投資48.5億元,其中一期實施項目7個、總投資41.8億元。 去年以來,建甌市緊扣綠色高質量發展主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一批批改善民生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強力推進。 走進嘉吉飼料(南平)有限公司現代化車間,只見自動化生產線上一片繁忙。中控室里,隱形的“數據流”正持續流轉,成為貫通企業生產經營的“血脈”。 這是嘉吉中國設計產能最大的飼料加工廠,總投資2.75億元,屬于省重點項目,通過“一把手”招商引入建甌。 建甌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鄭群福介紹,去年以來,建甌落實民營經濟強省戰略,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從招商引資體制機制入手,強化“一把手”招商意識,掀起新一輪招商引資熱潮。 數據顯示,2023年,建甌市通過“一把手”招商、“圣象系”招商,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8個、總投資77億元;新增“一把手”項目39個,入庫專項債項目70個,爭取專項債資金27.1億元,上級補助資金23.5億元,均居南平首位。 同時,特色產業也亮點紛呈—— 筍竹產業量質同升,出臺《加快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等系列政策,開工建設3個竹材初級加工園區,打造16個竹材物理分解點;成立省筍竹集團,美新科技、美和家居、七貢食品等重點項目快速推進,君韻竹木等13個筍竹產業項目竣工投產,獲全省首張竹木地板產品碳足跡認證,入選省2024年度竹產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縣,獲評“中國筍竹之都”。 酒產業勢頭強勁,建立高粱增產增效示范片1500畝,福酒產業園開工建設,中華福醬文博園、雙龍戲珠白酒擴建項目有序推進,酒業實現稅收再翻番,獲評“中國山海醬酒之城”。 茶產業深度融合,《北苑御焙遺址文物保護規劃》通過國家文物局批復,制定北苑貢茶(烏龍茶)等系列團體標準7項;謀劃14個、總投資15億元北苑復興項目,打造9個全竹茶空間,完成全球首款點茶機研發,全國首個茶文化民宿集群“大地指紋”項目開工建設。 物流產業穩步增長,編制《物流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5年)》,好運聯聯東南區域總部項目開工建設,中通冷鏈、韻達快運南平分撥中心落戶建甌,徐墩、南雅等7個鄉鎮開展客貨郵融合發展試點,新增國家3A級物流企業3家。 一個個重點項目有序開工,是建甌高起點定位、高質效推進,集中力量抓好重大項目建設的結果。展望新年,建甌將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向北主動融入環帶建設,向南積極對接福州都市圈,走出一條具有建甌特色的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葉秋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