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下,正是竹筍采收的旺季。對鮮筍進行切根修整、按鮮筍大小不同分類稱重包裝、裝箱堆疊送入冷庫、回收加工剩下的筍殼廢棄物……2日,在延平區洋后鎮萬興筍竹專業合作社的鮮筍分揀中心,大家正忙得火熱。 “最近這段時間,這里每天都有三十多個熟練工在忙,日均鮮筍出貨量在5萬公斤左右。”萬興筍竹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賴德東介紹,“從消費終端來說,電商平臺、商超、農貿市場我們都有對接;從銷售地域來說,這里的鮮筍大部分是發往長沙、廣州以及江西、浙江等周邊地區?!?/span> 來自浙江麗水的客商吳宗西是萬興筍竹的老客戶,每年到了當地竹筍上市的旺季,他都會來鎮上住下,為他的客戶們多購些鮮竹筍?!皬漠敵跞招璋偈?,到如今每日需求三四萬斤。這里的竹筍品質有保障,分揀加工精細到位,很受江浙消費者的青睞。” 南平市竹資源豐富,被譽為“中國竹鄉”。全市現有竹林面積超過652萬畝,其中毛竹林面積643.5萬畝。近年來,南平聚焦做好“一根竹”文章,注重“一產”提升增效,積極引導林農、專業合作社改良中低產竹林,并進行科學管護,實現增產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隨著賴德東到2023年改造提升的豐產竹林里看看——山頂上建設灌溉設施,保證了竹林旱季時的水源,順著山脊挖開的“產筍帶”清晰可見,竹林里,有一條順沿著陡坡向上的“竹山軌道”,竹筍、竹材以及農資肥料都可以坐上“專用小火車”在竹林里來回穿梭…… “做好低產甚至荒廢竹林的管護,達到豐產增收的目的,是我們今年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彪m然年紀將近半百,但賴德東思維活躍,他坦言:“原來鮮筍加工余下的筍殼廢料都要花錢統一處理,現在經過科學應用填進‘產筍帶’,成了促進增產增收的好東西!” 竹筍產量提高了,銷售市場自然不能落下。在合作社服務中心,墻面上“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一行字十分醒目。“包括萬興筍竹在內的6家規模筍竹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聯合社,并在洋后鎮專門設立了服務中心,以探索新型合作方式,將分散的、管理不善的竹林進行統一管理?!狈罩行呢撠熑藦埲寿F說,服務中心還積極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務的交流場所,建立管護、病蟲害防治、挖筍運輸等各類與筍竹產業相關的微信群,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系,實現產業效益最大化,讓更多林農、竹農從中受益。 如今延平筍竹產業發展日益壯大,全區有洋后、大橫、塔前等鄉鎮約2萬畝竹林流轉至聯合社進行規模經營,竹農畝產收益有效提升。未來,在聯合社的進一步帶動下,將有更多竹山,成為老百姓的“綠色銀行”。(吳建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