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99-5822971
您所在的位置 > 建陽新聞網 > 福建要聞 > 正文
“減肥斷藥”養凈土 生態種田育清泉
2024-01-03 09:24:23? 作者: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東南網1月3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卞軍凱)

2023年7月,惠及580萬群眾、新中國成立后我省建設的最大的引調水工程——“一閘三線”工程全線通水,來自大樟溪的汩汩清泉一路翻山越海,流到平潭百姓家門口,途中經過的福清東張水庫,則成為向平潭輸水的調節庫。今后,這一庫好水還要從東張水庫流到長樂,造福更多群眾。

作為1958年建成的老水庫,東張水庫為了承擔新使命,需要加強水生態環境治理。2023年2月,福清市成立東張水庫水質提升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指揮部,其中一個重要治理方向,是對水庫周邊的3000多畝農田進行土地流轉,改變依賴化肥、農藥的傳統耕作方式,使用生態方式種田,把農田從水庫的污染源頭變成生態屏障。

目前,東張水庫周邊農田的流轉已完成近2240畝,并種起了78畝“生態試驗田”。這種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的生態種田方式,對保護飲用水水源有何幫助?新種田方式收成如何?近日,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農田施肥打藥

導致水庫富營養化

寒冬時節,走近位于福清石竹山腳下的東張水庫,只見滿山綠意盎然,水面波光粼粼,猶如一幅湖光山色的秀美畫卷。

起初,東張水庫是作為灌溉水庫規劃建設的,建成后改變了福清“十年九旱”的歷史。20世紀90年代起,東張水庫成為福清人民主要的飲用水水源地,供水范圍包括18個鎮街,受益人口達100多萬。2023年7月起,隨著“一閘三線”工程大樟溪—東張水庫—平潭全線通水,東張水庫又成為向平潭供水的調節庫。作為福州都市圈的重要“水缸”,東張水庫對水生態環境的要求更高了。

然而,東張水庫因最初的灌溉水庫“身份”,導致在承擔飲用水水源新任務時,存在“先天不足”——水庫周邊分布著7個建制村及3000多畝農田。長期以來,農民耕作時使用的肥料、農藥,導致農田中含有富余的營養鹽,雨水到來時,會把這些營養鹽直接沖入水庫,使水庫水體氮磷含量增加,水體富營養化,進而容易產生藻類威脅,影響群眾飲用水安全。

“水里出問題,原因在岸上。農業面源污染是水生態治理的重點之一?!备V菔懈G迳鷳B環境局副局長謝何杰介紹,隨著東張水庫承擔的飲用水水源責任愈加重要,減少農業生產對水質的影響已經刻不容緩。

2023年2月,福清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主要領導為總指揮、26家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指揮部,并聘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提供顧問服務,一場“飲用水水源保護戰”在福清全面打響。其中一場重要的攻堅戰,就是治理農業面源污染。

實施土地流轉

探索生態種田新模式

一方面,不能再放任肥料、農藥繼續污染水庫水體;另一方面,也不能為了保護水體而荒廢3000多畝農田。如何尋找兩全之策?結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的意見,指揮部最終確定了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的新模式:啟動東張水庫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土地流轉,按照生態優先的原則進行開發利用,形成生態緩沖帶,減少污水入庫。

福清人多地少,田地分散,這些農田涉及東張、鏡洋兩個鎮的數千戶農戶。為最大程度保障農戶權益,指揮部將土地流轉費用高標準定為每畝每年1100元,并成立了土地流轉工作專班,精準劃定土地流轉范圍,通過一次次走村入戶講解土地流轉政策,逐漸得到群眾的響應和支持。

乘坐電瓶車沿著鄉間小路環行東張水庫,記者看到,農田里每隔幾米就插著一面鮮艷的紅旗,上面清晰書寫著“已交地”字樣。據悉,截至2023年9月底,東張鎮、鏡洋鎮已有2240畝農田完成了土地流轉。

流轉后的土地做什么?記者在鏡洋鎮墩頭村采訪時,這里的“墩頭生態試驗田”正在采收紅薯。被聘請專門種植試驗田的村民吳玉妹,從泥土里挖出一大把紅薯,看起來個頭一般,但色澤鮮嫩、大小均勻,賣相很好。

“我們積極探索無施肥、打藥試驗田,栽種易于管理、吸肥能力強的紅薯等作物,削減原有土地的過剩肥力。”福清市東張水庫水質提升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指揮部綜合協調組組長翁箭峰介紹,墩頭村生態試驗田面積約78畝,根據農業專家建議,第一輪種植15畝紅薯、51畝油菜,后續將種植蠶豆、土豆等植物。

與種田同等重要的,是土壤監測。翁箭峰介紹,指揮部在試驗田布設10個監測點,在種植前記錄土壤的氮磷含量等重要指標,并在第一輪栽種結束后、下一年秋冬季種植結束后等重要節點,重新收集數據,分析生態種植模式對土壤的改善情況,為水庫周圍流轉農田大面積推廣積累經驗。

保障農民收入

讓治理效果長效化

種田的主體是農民,流轉后的農田也不例外。要讓生態種田新模式形成長效機制,必須保障土地流轉農戶的種植收入。

“村里的農田流轉后,農民既能每年獲得流轉費用,還能繼續在農田里干活,靠種田領工資?!辩R洋鎮墩頭村村干部吳文寶介紹,該村先行種植的78畝生態試驗田,平時固定聘請2名村民種田,每月工資4000多元;農忙期間需要聘請10多名村民“打零工”,每人每天工資160元。全村共流轉290多畝土地,按照這一模式,村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婦女都有機會到田里“掙工資”。

流轉農田不施肥、不打藥,收成怎么樣?農業專家作出詳細估算:紅薯在施肥打藥情況下每畝產出約1500公斤,無施肥打藥情況下收成約650公斤;油菜在施肥打藥情況下每畝產出150公斤左右,無施肥打藥則大概75公斤;蠶豆在施肥打藥情況下每畝產出約500公斤,無施肥打藥約有200公斤收成……

“收成雖然減少了,但種植全過程禁肥禁藥,為發展高附加值生態農業奠定了良好基礎?!蔽碳褰榻B,未來,這里將引入第三方企業,探索社區電商等商業化合作,打通生態農產品的市場銷售渠道,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統一。

如今,把農業污染源頭變成水庫生態屏障的探索,已經初見成效。2023年3月至11月,東張水庫藻密度比2022年同期下降了58.3%,總磷、氨氮、高錳酸鹽指數等指標均大幅下降,且全部達Ⅲ類標準,其中7月的水質各項指標全部優于Ⅱ類標準。

“我們希望通過先行先試,讓農戶看到經濟、環境效益,從而帶動更多村莊、村民加入,讓人人都成為庫區環境守護人?!蔽碳逭f。


建陽新聞
今日建陽
炫彩建陽

版權說明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陽區人民路28號  南平市建陽區委宣傳部
辦公電話:0599-5822793 E-mail:jyxwbjb@163.com  閩ICP備16009068號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號【201502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00008
建陽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5836807   舉報郵箱:jyxwbjb@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辦:中共南平市建陽區委、建陽區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陽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建陽區融媒體中心
建陽區委網信辦掃黑除惡舉報電話:0599-5836807  建陽區融媒體中心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舉報電話:05995822793
技術支持:東南網

閩公網安備 35078402010032號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 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88av|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 国产精品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国产人妻777人伦精品hd|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无码日本精品XXXXXXXXX|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址|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偷窥女厕 | 99RE6热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在线观看免费精品国产|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二代| 卡一卡2卡3卡精品网站|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国产精品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香蕉中文|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