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最小的鴨子”來廈做客 體長30厘米左右,大小和鴿子差不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東南網12月12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曾宇姍)最近一段時間是冬候鳥的觀賞期,大量候鳥來到廈門。在集美敬賢公園里,聚集著不少觀鳥愛好者拿著“長槍短炮”等候。在這些候鳥當中,一只“迷你鴨”的身影被廈門市觀鳥協會會員敏銳捕捉到。它體型嬌小、憨態可掬,時而在水面巡游,時而在睡蓮間覓食。 原來,這是全世界最小的鴨子“棉鳧”,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廈門市觀鳥協會副會長陳浩介紹,棉鳧是鴨科中體型最小的戲水鴨,體長一般在30厘米左右,體重200多克,大小和一只鴿子差不多。作為一種候鳥,棉鳧通常夏季在長江以北一帶繁殖,冬天會到東南亞一帶過冬,武漢、南京這些地方都有繁殖點,但很少出現在廈門。本次在廈門被記錄到的,是一只“迷路”的雌性成年棉鳧,有白色眉紋及黑色貫眼紋,背褐色,無頸環,下頸有黑褐色斑紋,長相十分討喜。 據了解,該鳥種一般棲息于江河、湖泊、水塘和沼澤地帶,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的嫩芽、嫩葉、根等為食,也吃水生昆蟲、蠕蟲、小魚等。它們通常在白天進行覓食活動,常常出現在水面和岸邊淺水處,很少潛水捕食。在此次被記錄到的集美敬賢公園池塘中,就種植著不少睡蓮,為棉鳧提供了舒適的棲息環境。此外,敬賢公園還有不少鳥類棲息,除了留鳥、棉鳧、黑水雞等,候鳥白骨頂也已經前來這里過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