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昨日從南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我市日前印發《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交旅融合發展規劃》(簡稱《規劃》)。 根據《規劃》,我市將以“實現環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旅游、交通、產業等協同發展”為根本出發點,以完善旅游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和提高服務水平為重要抓手,圍繞“提高旅游交通出行服務體驗和感受,打造新時期交旅融合特色品牌”這一主要目標,構建“綜合立體、銜接順暢”的旅游交通網絡,建設“層級分明、功能齊備”的集散服務節點等九大重點項目,力爭到2035年“兩環五射三十一支”的快進慢游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基本實現,以“高鐵站、機場、景區游客中心、特色鄉鎮和公路驛站”為主體的四級旅游交通服務設施體系初步構建,“主線成環、支線連景”的慢游交通網絡形成,有力支撐交通強市和旅游強市建設。 “‘兩環’的一環是指環國家公園的G237、G322等公路,以自然山水為主,另一環就是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以歷史人文為主;‘五射’指的是兩條環線輻射江西、浙江以及省內的福州、廈門、寧德等地區的游客市場和旅游資源;‘三十一支’則是指在武夷山、建陽、邵武、光澤規劃設置區域旅游支線31條,以滿足環帶范圍內3A級以上景區及主要旅游資源點的覆蓋銜接?!笔薪煌ㄟ\輸局綜合規劃科科長黃恒燾介紹。 《規劃》立足我市交通資源,計劃打造集觀光旅游、休閑娛樂、文化沉浸、生態康養、研學旅行于一體的多山聯動的環武夷山國家公園旅游專列,并實施51個交通項目,將新建6處互通口,對現有公路及部分服務區進行“+旅游”改造,打造“梅嶺古道”“書坊幽徑”“杉關古道”“桐干茶道”等10條特色旅游風景道線路以及多條水陸空旅游線路,并依托水陸空各大交通場站以及各大景區、服務區等打造旅游交通集散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游客接駁、旅游咨詢、景區票務、應急等配套服務。 此外,《規劃》還鼓勵支持具有旅游需求的客運樞紐向“運游結合”轉型發展,推進“客運樞紐+旅游集散中心綜合體”建設,力爭實現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無縫換乘,建立游客一站式、一票制便捷出行服務系統。同時,還將探索建立交通、旅游等部門間的數字資源共享機制,建設一體化交通旅游公共信息服務體系,構建武夷山智慧化旅游交通體系等。 黃恒燾表示,《規劃》的實施將進一步優化我市路網結構,提升環帶道路建設品質與出行服務水平,推動“文旅”“體旅”“工旅”“農旅”等融合發展,帶動沿線地區“吃、住、行、游、購、娛”等產業鏈發展,激發鄉鎮活力,促進和美鄉村建設,推動鄉村振興。(嚴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