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陽區林業資源豐富,發展林下經濟前景廣闊,區林業局、林業集團積極打造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在國有林場林下試種鐵皮石斛、茯苓、竹蓀等中藥材和經濟作物,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種植模式,實現不砍樹也致富目標。 8月25日一大早,記者走進建陽區國有林場福星場林下經濟示范基地,一陣陣竹蓀特有清香撲面而來,林場工人正忙著采收竹蓀。 區國有林場福星場場長劉立雙:“5月份開始采摘,現在已經8月份,采了近三個月。” 建陽區森林覆蓋率位居全省前列,發展林下經濟是綠水青山轉換金山銀山的有效途徑。劉立雙介紹,在林下試種植竹蓀等仿生態、近自然的中藥材、經濟作物,目的是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種植模式,進一步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豐富林地空間經營的內容,是森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又一途徑。 區國有林場福星場場長劉立雙:“我們示范以后,如果可行、可用,我們就可以向林農推廣。主要目的是助力鄉村振興。” 在福星林場綜合示范區的一片闊葉林里,林場工人正忙著種植鐵皮石斛。 區國有林場福星場黨支部書記羅云珠:“鐵皮石斛養生功效比較好,在市場上的售價也比較高。它適合生長在闊葉樹上,無論是林場,還是村里頭,都有大量的闊葉樹。如果我們種植成功,可以向林農推廣。” 福星林場綜合示范區面積1325畝,地處城郊附近,與南平市行政中心相鄰,距建陽城區七公里。主要是對采伐后的跡地或林分進行更新造林或補植套種修復,打造成閩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森林生態銀行”和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森林生態安全屏障等林業綜合示范區。 區國有林場福星場黨支部書記羅云珠:“我們這個綜合體建設類型有‘杉闊混交’‘闊闊混交’,還有森林質量修復提升、林下經濟。需要這么一塊林下經濟的推廣,所以,我們林場利用得天獨厚的優勢,進行鐵皮石斛試種,也是為了提升綜合體建設。”(黃子榮 劉劍鋒 吳大灼 朱麗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