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建陽區水吉鎮仁山村在黨的惠民政策扶持下,積極發展葡萄產業,讓廣大村民在“家門口”就有活干,日子過得甜甜蜜蜜。 眼下正是早熟葡萄大量上市的季節,7月11日一大早,記者來到村民游有玉的大棚里,只見一串串色澤誘人的葡萄綴滿枝頭。忙著采摘的游有玉說,每年葡萄成熟的季節都有客商到村里來收購,大伙種的葡萄不愁賣。 建陽區水吉鎮仁山村村民游有玉:“因為今年沒什么雨水,所以早熟葡萄的品質很好,現在每天都有人來收購,價格也很好。” 在仁山村,早熟葡萄面積不大,村民主要種植巨峰葡萄,游有玉也不例外。眼下,巨峰葡萄正進入轉色的關鍵期,這讓省級科技特派員應薛養十分牽掛,三天兩頭往葡萄地里跑,察看葡萄轉色情況,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 省級科技特派員應薛養對游有玉說:“那轉色期這個肥料還是要跟上,要施硫酸鉀或高鉀型的復合肥。還有像個黃腐酸鉀這些有機肥、液肥也可以施點。” 游有玉是仁山村第一批種植葡萄的農戶之一,種植面積穩定在7畝左右。和大部分村民一樣,葡萄是她的家庭主要收入來源。 水吉鎮仁山村村民游有玉說:“一畝地差不多收一萬塊錢,我們農村人有這個葡萄產業是很好的。現在村里很多人新房子都蓋起來了,都靠這個葡萄。” 據介紹,水吉鎮仁山村從2003年開始引種葡萄,在科技特派員的幫助下,如今全村大棚葡萄種植面積達到1200畝、產值1200多萬元,85%的村民通過種植葡萄增收致富,實現了由省級貧困村到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的華麗蛻變。 建陽區水吉鎮仁山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游珊:“之前,村民住的都是老房子,然后通過種葡萄,村民發家致富。仁山因為村民種葡萄,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3萬元,遠超建陽的平均水平,所以說葡萄是我們的致富產業。” 眼下,一個“葡萄共富產業園”項目正在推進,將通過項目實施,增加村財收入。 建陽區水吉鎮仁山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游珊:“就是通過我們村集體的資金,入股合作社,然后一起去建立一片葡萄產業園。今年這個項目預計可以增加村財收入18萬元左右。”(黃子榮 張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