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建陽區崇泰街道彭墩村興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的長裙竹蓀迎來了采摘旺季。 走進竹蓀的種植棚內,大棚里滿地的竹蓀蛋爭相萌發,長勢十分喜人。一朵朵竹蓀舒展自己潔白的裙擺,種植大棚內清香彌漫,務工的村民們在大棚里采摘、分揀、裝筐,討論著這批竹蓀的長勢和產量,雖然忙碌,卻也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每天的早晨6時至10時是竹蓀采摘的“黃金時間”。隨著溫度的升高,竹蓀生長速度開始加快,散裙后的竹蓀如披著一層薄薄的網狀白紗,極不易采摘。“我們每天來這里采竹蓀,收入還是很不錯的,一個早上能賺60塊錢呢。”村民劉天素說道。像劉天素這樣的村民還有10余位,采摘竹蓀為他們人均增收了5000余元,在家門口盡享就業的幸福。 “今年竹蓀的價格,目前市場價批發是130元/斤,零售的話可以達到150元/斤。而且啊,我們的銷路根本不用愁,有時候還不夠賣呢!”興農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林貴富介紹到。 林貴富是村里有名的種植大戶,也是今年剛選上的南平市鄉土科特派推廣員。1987年他開始嘗試自己種植竹蓀,積攢了多年種植經驗的林貴富,看著種植竹蓀帶來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好,身為彭墩村黨支部副書記的他,一顆“振興鄉村”的心早已按捺不住,2022年林貴富帶領著興農農機專業合作社175名社員們開始種植竹蓀,目前他已帶領合作社的社員們投入10萬余元竹蓀種植,共種植竹蓀20畝,每年可采摘3批,每畝產量預計可達160至200斤,預計增收20余萬元,一朵朵潔白的竹蓀托起了彭墩村的富民新希望。(黃慧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