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上午,由建窯建盞冠名的高鐵列車首發儀式在上海虹橋站舉行,建陽區領導王沖、鄭順蓮、鄭穎培、華鐵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程碩、建陽區文體旅局相關領導和嘉賓以及各大媒體機構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在首發儀式上,現場領導與嘉賓共同為“建盞號”高鐵揭幕,車身標有“千年傳承·建窯建盞”的高鐵列車正式亮相。 建陽區政府區長王沖:“千年傳承·建窯建盞”高鐵運行總里程1318公里,縱貫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轄市和冀魯皖蘇四省,連接京津冀和長江三角洲兩大城市群,不僅乘載了大量旅客,更是展現“建窯建盞”品牌形象的流動載體。隨著接下來“千年傳承·建窯建盞”高鐵的緩緩駛出,“建窯建盞”將搭乘本次列車,開啟品牌傳播的新征程,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影響力。我們也熱忱歡迎大家有機會到建陽來認識建盞、鑒賞建盞、收藏建盞,共同推介和傳承建盞文化。 這輛G130次列車是從上海虹橋站發往北京南站,車廂內部充滿建盞元素,印有“千年傳承·建窯建盞”廣告語的座椅桌貼、枕巾、天幕、海報等滿目皆是,即將伴隨著一批又一批在途旅客,去往各地。 據了解,隨著中國高鐵的飛速發展,高鐵里程也在逐年增長且已成為億萬級流量的入口,“建窯建盞”將“搭乘”中國高鐵,把這一非遺文化傳播到更多地方,傳遞給更多人。在中國高鐵“國家名片”的影響下,建陽建盞也將跑出全新的發展加速度,實現品牌價值質的提升。 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蔡龍:“這幾年,建陽區委區政府非常重視建盞產業的發展,不斷給我們搭建宣傳和展示的平臺,這一次,又冠名高鐵,讓我們的建窯建盞跟高鐵有一個結合,讓更多人可以了解我們的建盞文化,我作為一名非遺傳承人,也感到很自豪。接下來,我們也更有信心,在政府的扶持下,我們可以把建盞產業做的更好。” 傳承千年非遺 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千年古縣,書香建陽,作為建盞的發源地,中國建窯建盞之都,近年來,建陽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提出的“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精心打造“建窯建盞”這塊金質名片,深入挖掘建盞及本土文化潛力,建盞產業發展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2011年:建窯建盞燒制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5年:“建陽建盞”商標被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2016年: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對建盞實施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明確建盞產地范圍為南平市建陽區現轄行政區域; 2017年:建陽區被評為中國建窯建盞之都; 2018年: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2020年:建盞品牌價值評估為160.43億元; 2021年:“建陽建盞”獲中國馳名商標。 自2013年以來,先后推出《建窯秘考》《江河萬里行——尋找古老建盞燒制技藝》《福建名窯-建窯》《匠心·建盞》等紀錄片,邀請央視《尋寶》《一槌定音》等欄目走進建陽,在熱播的宋代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清平樂》《夢華錄》,以及熱播劇《狂飆》等劇中無縫植入建盞文化。 積極組織建盞企業參加深圳、廈門、景德鎮等全國各地大型展會,走出國門,到日本、馬來西亞、歐洲等國參加展覽、展銷會,累計參加國內外各種展覽、展銷會40多次,獲得金銀大獎一百多個。在北京、深圳、廈門、廣州、上海、西安、福州等全國各地設立了建盞宣傳中心。連續三年成功舉辦建窯建盞(建陽)文化博覽會,舉辦首屆建窯建盞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編輯出版了《首屆建窯建盞文化暨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中國建窯建盞大觀》等書籍。 制定《建盞產業發展規劃》,以建盞為中心和依托,將建陽區的白茶、建盞、建本等文化產品相結合,統籌安排建陽區文化旅游之路,投資1.5億元建設建盞文化創意產業園,與周邊的考亭書院、考亭古街、麻陽溪夜游等文旅項目連片成塊,打造建陽城區最重要的文化項目集群地。(吳淑媛 黃巍 供圖 吳大灼 華鐵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