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陽區“共享中藥房”的煎藥房內,16臺煎藥機正在有序工作中。據了解,用煎藥機煎好的中藥,會由煎藥師打包放在指定的位置,不久后再由外賣小哥配送。(蔣雪嬌 攝) 建陽區中醫院中藥房內,藥師忙著稱重配藥 (蔣雪嬌 攝) “省去等藥、煎藥、取藥的時間,繳完費把單據、家庭住址、聯系方式交給藥房,快遞員直接給送到家,真是太方便、太省心了!”3月27日,正在建陽中醫院就診的李女士對醫院推出的中藥代煎配送到家服務贊不絕口。當日,記者在建陽中醫院中藥房信息系統上看到,李女士當天上午完成診間結算后,在2小時內便收到了中藥湯劑。 同一天,家住建陽小湖鎮的謝女士也收到了鎮衛生院醫生為其開出的由建陽區中醫院代煎配送的處方中藥湯劑。“沒想到我們鄉鎮也能享受來自市區的中藥代煎配送到家服務,好暖心啊!”謝女士感慨道。 去年,建陽區中醫院被省衛健委確定為全省10家“共享中藥房”及中藥配送服務試點單位之一,患者可自主選擇中藥配送或中藥代煎配送服務。 “作為中醫專科聯盟的核心單位,建陽中醫院積極發揮中醫技術優勢和龍頭作用,今年以來,我們通過健康網格化服務團隊,將優質中醫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健康網格,進一步提升了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中醫藥服務。”建陽中醫院院長陳貴聲介紹,截至目前,共享中藥房已為超3200人次的患者提供代煎代配送服務,累計煎藥超16000帖,完成配送服務超1500單。 中醫專科聯盟,即中醫聯體專科聯盟,是近年來建陽區整合區域內醫療衛生資源,打造的“三體一盟”醫防護融合發展格局中的“一盟”。“今年以來,建陽在原來 ‘三體一盟’基礎上,創新性地再融入‘一網格’,形成‘三體一盟一網格’(即緊密型醫共體、公共衛生聯合體、衛生監督執法聯合體、中醫專科聯盟、全民健康網格化服務體系)的醫防護融合發展新格局,以實際行動落實省市‘三爭’,著力把‘干’的作風轉化為增進民生福祉的實際成效。”建陽區衛健局副局長張建宇說。 新征程,新使命。推進“三體一盟一網格”醫防護融合發展格局,離不開縣域內各級政府和醫療機構的協同配合。以記者走訪的麻沙鎮為例,該鎮根據全區構建全民健康網格化服務體系建設要求,組建“4+N”全民健康服務團隊,制定培訓計劃,定期對健康網格員開展急救、健康科普等知識培訓;針對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不同人群,遴選針對性強、認可度高、實施效果好的個性化服務項目,形成適應不同人群的特殊健康服務包;同時,抓實家庭簽約服務,通過智能查體設備,入村入戶簽約,現簽即履,從原來的“被動服務模式”轉變為“主動服務模式”,實現簽約履約承諾到位。 “回首疫情防控時期,我們麻沙鎮按照三級網格化管理成立了麻沙鎮三級網格,在三級網格的運作過程中,聘請了專門的網格員,在固定的網格上進行各項工作的排查,后疫情時代,我們對健康網格進行整體升級,把全民健康的工作以網格為依托進行開展,做到摸排、保障進網格,醫療資源也入網格。同時,在全民的網格健康檔案的基礎上,對重點的人員進行三類劃分,將重點人群服務保障作為工作重點,筑牢重點人群‘呵護圈’。”麻沙鎮黨委書記張金灼表示,該鎮以健康網格為依托,增強簽約服務,提升履約質量,截至目前,實現全人群簽約22596人,簽約率達71%,重點人群簽約6975人,簽約率達92%。 不僅如此,建陽區著力完善“三體一盟一網格”醫防護融合發展格局,將努力實現從“點上開花”到“百花齊放”的新競爭格局。“今年以來全區做好衛健與醫保、民政、殘聯、婦聯、紅十字會、計生協會以及基層村居和家庭協同,建好健康知識宣傳、培訓和醫療服務的聯動機制。在原有綜治網格體系和公衛體基礎上,聘任2600名三級網格員擔任健康網格員、238名原計生管理員擔任各村(居)健康管理員,夯實健康建陽基層“網底”。我們將充分發揮這些健康網格員的‘觸手’作用,提升健康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讓建陽群眾健康更有醫靠。”張建宇說。 作者:蔣雪嬌 來源:閩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