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元賢(1577~1657年) 俗名懋德,字暗修,又字永覺,自號“荷山野衲”、“石鼓老人”。他是蔡元定十四世孫,明代居三桂里(今考亭),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中秀才。40歲卜問禍福,意思是說學禪可能成佛,深有感觸。于是棄家赴江西建昌(今江西南城)壽昌寺拜謁無明和尚,得其密授“頓悟成佛”的修行方法。此后匿跡建寧府(即今建甌)東荷山,深居自學10余年。崇禎年間(1628~1644年)知悉谷師和尚被推為福州涌泉禪寺住持,就前往福州鼓山涌泉寺。在研究佛教經典之余,撰成《鼓山志》。元賢歷主福州鼓山涌泉寺,泉州開元寺,余杭(今杭州)翠云庵,婺州(治今金華)普明寺,南平(屬福建)寶善庵,名傳閩、浙、贛三省。他博通經典,刻意佛學,成為明末清初東南的高僧。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圓寂于鼓山,享年81歲。他著作有20余種,其中有《鼓山志》12卷,《溫陵開元志》4卷,《永覺和尚廣錄》30 卷等傳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