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99-5822971
您所在的位置 > 建陽新聞網 > 媒體看建陽 > 正文
這一“刻”,即是“永恒”——專訪建陽建本雕版印刷技藝非遺傳承人吳剛
2022-09-21 09:55:43? 作者:   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溫柳婷

今年8月,由建陽建本雕版印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吳剛創作的“刀刻建本體”,在國內較早成立、知名度高的方正字庫正式上線。一時間,得到多方的關注,其中不乏領導干部、媒體記者,但更多的,是長期以來致力于建本文化研究的學者。

“‘刀刻建本體’是我們找到的‘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連接點’,并通過它實現‘歷史’與‘當代’的對話。”創作者吳剛說,從“刀刻”到“鍵盤”,“刀刻建本體”是方正字庫中首個明確“地理坐標”并彰顯“文化特色”的字體,它的上線意味著建本文化在新時代里有了新的生命,開始與人們的現代生活和文化融通。

▲刀刻建本體 朱熹《觀書有感》

探究:建本里的簡化字

1909年,簡化漢字的首倡者陸費逵在《教育雜志》創刊號發表《普通教育應當采用俗體字》,高呼“最便而最易行者,莫如采用俗體字”。1923年,胡適則在《國語月刊·漢字改革號》的《卷頭言》中提及:“中國的小百姓不但做了很驚人的文法改革,他們還做了一件同樣驚人的革新事業,就是漢字形體上的大改革,就是‘破字體的創造與提倡’。”

“我認同文字首先是實用的交流工具的說法,而就是這種性質,要求它簡潔、規范,且容易識別和雕刻印刷。”吳剛說道,南宋時期,隨著印刷技術的成熟,書籍大量印刷,中國的漢字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往更加簡潔規范、易寫易識的印刷方向發展,一個是往追求個性化的書法方向發展。建陽建本恰恰是這兩個方向道路上的“分水嶺”,是非常值得我們去關注和研究的。

在福建省建陽第一中學圖書館大樓的建本研究室里,陳列著約200件(套)與建本文化有關的實物,其中,3.4萬枚建陽麻沙水南劉氏家族建本活字字庫格外引人注目。據吳剛介紹,劉氏家族是當地的望族,世代以印刷為生,家族一直保留傳承著一套完整的建本活字字庫。直至2015年,劉氏后代家中遭盜,家人們擔心字庫安全,遂將其出售。

“不管是在這套活字字庫,還是在過去建陽印刻的古書籍,甚至是古窯址、古雕版等實物上,我們都可以發現較多的現行規范簡化字,這也為一些簡化字起源于建陽、起源于建本的說法的可能性提供了佐證。”吳剛說,建陽坊刻業最早面向普通百姓,出版大量通俗廉價圖書,且最早將這種簡化的字體用于雕版印刷書籍,但因為這與當時封建士大夫的心態與審美品位不合,建本被認為是出自鄉塾陋儒之手的通俗讀物,難登大雅之堂,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官方對通俗書籍有成見、對民間工匠是輕視、對中下層平民文化市場習慣性忽略,使得建陽建本中出現并使用簡化字這一事沒有得到廣泛關注。

▲傳承人吳剛認真雕刻 (資料圖片)

激活:融入時代與走進生活

雕版印刷術,是我國古代較為先進的印刷方法之一,始于唐代中葉,至宋代大盛。特別是在南宋時期,建陽成為全國三大印刷中心之一,享有“圖書之府”“建本之鄉”的美譽,建陽雕版刻印書籍“建本”與“浙本”“蜀本”齊名,流行甚廣。一代大儒朱熹曾在《建寧府建陽縣學藏書記》中提及建陽版本圖書——“行四方者,無遠不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去年仲春,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并指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我們都知道傳統文化的重要與價值,但問題在于如何激活它的價值,找到它們與當下生活、時代文化的連接點。”在建陽一中從教三十年有余的吳剛,與書寫始終有著割舍不了的情愫,“天天都在寫,歐、顏、柳、趙字帖也都臨摹,反而就在身邊的建本字體,關注的人并不多。”

2015年,在申報建陽建本雕版印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之際,吳剛也暗自下定決心:將建本字體整理還原、創作呈現,以供更多人了解、使用。“最開始是按照新華字典的字序將建本字體一一創作還原,2016年底,我所創作的這套建本字體正式取得了國家自主知識產權。”吳剛說,直到2019年,一個偶然的機緣,通過西南交通大學副教授陳倫敦的牽線搭橋,開始與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展開合作。

一年多的書寫創作,三年左右的數字化編程制作,2022年8月4日,“方正字跡·刀刻建本體”成功上線,正式投入商用。“這套字體創作靈感和依據均來自于建本古籍,總體橫細豎粗、撇時蒼勁、捺則笨拙,取建本‘刀刻’的簡潔、實用之‘精華’,形成介于宋體與仿宋體之間的獨特‘刀刻建本體’。”吳剛說,從“刀刻”淺試,到書寫創作,因為常年雕刻建本雕版,“刀”“筆”早已合而為一,才使得最終這9664個漢字、242個常用符號呈現了“字如刀刻、刀刻如寫”的形態。

▲建陽麻沙水南劉氏家族建本活字字庫 (吳建瓊 攝)

融合:讓建本“破圈”活態傳承

玉枕峰麓,麻陽溪畔,朱熹在此著書立說、講學授徒,創辦了其生前最后一所書院——考亭書院。當時,四方來求學的人眾多且門生中英才輩出,還形成了以朱子學為核心的“考亭學派”。

而如今,順著麻陽溪流而下,溪畔始創于1919年的建陽一中的校園內,樹立著一塊明代建陽孔廟《謝侯重建文昌閣記》碑,碑上有明清兩個朝代的記事印刻,實為罕見。“朱子的著作中有相當一部分在建陽刻印出版,書院文化在此深深扎根。在建陽,至今保存有不少與書院、建本相關的歷史遺存,這些遺存也見證了這里曾經的文化輝煌。”吳剛補充說,“抗日戰爭時期,暨南大學搬遷到建陽孔廟辦學,可見當時建陽孔廟的規模有多大。”

刀耕筆種,文風浸染,“建本”作為建陽文化沃土上的一顆明珠,不僅生動訴說過去,也將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特別在強調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當下,找到建本文化理論和實踐結合點、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探索建本文化產業發展新路徑成為最新的“時代課題”。

在建陽一中建本研究教室里,學生們正了解中國傳統印刷的分類、流程,學習雕刻的技藝、方法,這讓文化傳承積蓄著“新生力量”;“刀刻建本體”方正字體上線后,出版、印刷、包裝、設計、廣電、辦公等領域的商業應用隨之產生,這讓文化價值變得“可觸可感”;從《建陽古代建本復刻》《朱子家訓》,到《追憶黨的好干部廖俊波》《時代楷模張桂梅》,建本雕版印刷作品積極與時代結合,這讓文化技藝有了“時代生命”……

“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延續,不僅僅意味著古跡文物的保護、歷史環境的維持、非遺技藝的接續,更在于以傳統文化資源發掘為契機,整合創意、運營等市場要素,實現當地生態、經濟、文化、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吳剛感慨,就建本雕版印刷的區域優勢而言,我們既要有保護好建本遺存實物的責任,更要有傳承弘揚好建本文化的擔當,不能把建本當作一個單純的文化符號,而是要以更開闊的視野,“搭車”“ 借力”,為建本雕版印刷活態開發積蓄充沛的源頭活水。

(本組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訪者提供)(吳建瓊)

建陽新聞
今日建陽
炫彩建陽

版權說明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陽區人民路28號  南平市建陽區委宣傳部
辦公電話:0599-5822793 E-mail:jyxwbjb@163.com  閩ICP備16009068號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號【201502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00008
建陽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5836807   舉報郵箱:jyxwbjb@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辦:中共南平市建陽區委、建陽區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陽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建陽區融媒體中心
建陽區委網信辦掃黑除惡舉報電話:0599-5836807  建陽區融媒體中心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舉報電話:05995822793
技術支持:東南網

閩公網安備 35078402010032號

www.999精品视频观看免费|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午夜精品射精入后重之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蜜芽| 久草视频在线这里精品|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视频2020|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app| 91麻豆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pp|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网站|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