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帶黨建”引領綠色生態保護、人才隊伍建設、統籌項目管理,護航綠色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黃坑鎮主動融入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成立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黨委副書記、鎮長為常務副組長,其他站辦所負責人及有關村“一肩挑”書記為組員的黃坑鎮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國家公園生態資源的最大化發揮帶動作用,推動黃坑鎮環線鄉村全面振興。 健全機制,強化“環帶黨建”組織引領 黃坑鎮位于建陽區西北部,全鎮總面積382.7平方公里,境內面積128.04平方公里位于武夷山國家公園內,是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重點村鎮之一。 深化聯保聯動機制,定期組織召開年度聯保聯動工作會議,研究部署管理轄區相關工作,共同做好公園內各類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自然環境的科學保護,全力護航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 以加強班子建設為抓手,“環帶黨建”實行專人負責、專班推進、專題研究,由各掛村領導、村“兩委”、鎮各職能部門專干人才組建環帶項目服務專班隊伍,建立“一周一匯總一通報”工作機制,助力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項目提質增效。 把握主線,堅持“環帶黨建”引領方向 密織綠色生態線,引領聯保聯動機制小組成員的坳頭村等6個村及黃坑綜合林場、桂林國有林場等兩個林場,抽調50余名“公園網格助理”組建5支紅色護林隊。在聯保聯動機制下,開展有關地役權管理摸底、“兩違”管控、森林防火巡防、生態公益林巡護巡查、生態保護宣傳等工作保障國家公園及其周邊生態資源安全。 開辟一條“鄉土人才”帶引項目、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打造人才隊伍線。引進福建農林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團隊,開展技術培訓會和產業、項目座談會,提升環帶項目服務專班隊伍能力素質;環帶項目服務專班隊伍深入基層一線集結企業家、返鄉創業能人、鄉賢等“鄉土人才”,把“鄉土人才”轉變為招商引資的生力軍、項目建設的主力軍、創新發展的先行軍。 各掛村領導帶領村“兩委”及專職紅色網格員對區域內的山水生態、旅游資源、特色文化、產業情況等進行系統梳理,列出“急難愁盼”問題,交由環帶項目服務專班研究,上報環帶工作領導小組決策。目前,黃坑鎮對照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要求,策劃251環帶項目29個,共計20.69億元。 聚焦發展,彰顯“環帶黨建”工作成效 環帶建設以來,黃坑鎮著力推動“生態產業化 產業生態化”,堅持綠色發展方向,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持續推進國家公園境內9000余畝生態茶園標準化建設。以銷售芽頭茶青為例,生態管理的芽頭茶青均價600余元,比非生態管理的芽頭茶青單價高出400余元,全鎮茶農年產值增收1000余萬元。通過竹產業、茶產業與旅游業的功能互補,賦予竹產業、茶產業新的功能,逐步完善竹產業、茶產業生態旅游鏈。 結合“‘一把手’招商活動”“鄉土人才”帶引項目等,利用多渠道、多手段服務招商引資。目前,2022年上半年完成“一把手”招商項目2個,包括黃坑鎮與福建溪云谷茶業有限公司簽約朱子文化與三茶融合項目投資1.2億元;黃坑鎮與武夷山市桃淵茗茶葉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簽約京挺(福建)現代化茶業觀光工廠項目投資2.1億元。村級“一肩挑”積極對接藍色火焰、馥峰茶業等龍頭企業,以“鄉土人才”為橋梁,開展“以商招商”活動,同時定期分赴廈門、泉州等地開展招商考察,推動產業、資金、技術回歸,進一步夯實環帶項目建設。(張崇坤 蘇培波 饒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