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到牙刷、吸管、餐具,大到家具、房屋建材、戶外板材,源自閩北的各類竹產品暢銷世界。從深埋地下的筍芽,到蒼勁挺拔的翠竹,竹子不僅構筑了南平綠色生態屏障,也成為南平推進鄉村振興和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優勢產業之一。 建陽區黃坑鎮大竹嵐竹林。 張行健 攝 南平竹資源豐富,素有“中國筍都竹鄉”之美譽。全市現有竹林面積652.7萬畝,其中毛竹林面積643.5萬畝,占全省的40%、全國的10%,立竹量11.4億株,是全國毛竹林面積最大的設區市,擁有3個“中國竹子之鄉”,2個“中國特色竹鄉”。 為了更好發揮竹資源富集優勢,南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小竹子做成大產業”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壯大二產、提升一產、拓展三產”發展思路,將“一根竹”產業納入全市“五個一”特色優勢產業進行重點培育。近十年來,南平竹產業總產值從2012年的134.1億元提升到2021年的400.9億元,產業發展如翠竹般節節攀高。今年,南平被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授予“全國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市”稱號。 發展需要依托產業,創新不離生態根基。近十年來,南平大力推廣豐產竹林培育技術,制定《南平市豐產毛竹林定向培育技術》等指導手冊,支持竹山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和升級改造,加快推廣竹山機械應用步伐。結合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南平積極推動竹山規模經營,通過組建專業合作社、村集體回收招標等形式流轉竹山,全面激活竹山經營活力。全市竹林面積從2012年的585.8萬畝增至2021年的652.7萬畝,筍產量從56.6萬噸增至96.2萬噸,均居全省第一。 建甌市川石鄉慈口村的竹機耕路。 育好“一根竹”,更要用好“一根竹”。 十年來,南平深入布局精深加工,逐步優化竹材就地初加工點布局,依托龍竹科技、熊寶重竹等龍頭企業,推廣“竹山附近單分解-初級加工-精深加工”3級加工鏈條模式,不斷完善竹產業加工體系。同時,相繼建成政和·中國竹具工藝城、建甌筍竹城、南平工業園區林產工業產業園區、建陽徐市經濟開發區竹循環產業園、邵武竹材循環利用加工示范園等專業園區,竹產業鏈體系逐步齊全,產業循環效益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