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潭城街道緊緊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圍繞“為民服務”這一主題主線,以公益性為導向,開設中南社區公益課堂,讓附近的居民不進校門,就可以免費學習所需要的知識。 8月12日,中南社區公益課堂開講,吸引了不少學生和家長前來聆聽。 正在為大家講課的是西門小學副校長雷正明,他參與編寫了《朱子文化中學讀本》《朱子文化小學讀本》《朱子讀書六法》等18本書籍。今天的講座,他給大家解讀的是《朱子讀書六法》。 西門小學副校長雷正明說:“朱子讀書法蘊含很深的為人之道與為學之道,我們講的學與讀相實踐相結合,在讀書過程中悟出為人之道為學之道,是知行結合的讀書之法,所以我很提倡在青少年當中包括社會群體當中廣泛推廣朱子文化。” 除了公益講座,竹笛也是中南社區公益課堂的一大特色。今年暑假,社區開設了第二期暑期青少年竹笛公益特色班,通過科學、系統、規范的教學,讓小學員們掌握竹笛演奏技法。 學生家長鄧晶說:“我兒子學了十幾節課,對他幫助很大,基礎學到了,很有自信。” 竹笛班開班六年來,已免費培訓學員近400名,他們積極參與各類公益性文藝演出,在各類比賽中屢屢獲獎。 竹笛老師羅上建:“中南社區公益課堂成立以來,名聲也越來越大了,課堂受益于居民,現在還擴展到小學,有很多公益支教老師進入課堂,和學校竹笛社團一起伸展教學,今后還會繼續向這方面發展,以傳幫帶的方式繼續擴展。 為了確保公益課堂常態化開展,中南社區聘請了30多名社會知名度高、樂于公益事業的文藝志愿者擔任兼職教師,無償為居民授課。 潭城街道中南社區黨委委員晏芷悅:“我們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員,有開展竹笛、舞蹈、書畫等15類特色藝術班,課程內容受到大家歡迎。今后我們也將深挖藝術課堂的內容和師資力量,給大家送上更多的的“精神食糧”,豐富大家的業余生活。” 作者:謝心 吳錦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