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時節,萬物并秀。走進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漳墩鎮竹口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綠色海洋”,在蓮花池中,數十名農戶忙著摘蓮蓬、除雜草,微風拂過,蓮葉翻滾,飄來陣陣花香,一幅產業興旺、鄉村秀美的生態畫卷盡收眼底。 “我們村人口基數小,常年在家的只有400多人,且多為青壯年,白蓮具有采摘期長、產量多、利用率高的特點,因此我們決定推廣白蓮種植。”據竹口村黨支部書記余彩虹介紹,竹口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同時也是省級生態村。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的自然環境特點,讓竹口村擁有了得天獨厚的白蓮種植環境。 每年6月份,荷塘的荷花次第盛放,扮靚美麗鄉村,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到了7-8月份,荷花凋謝,迎來蓮子豐收季,新鮮清甜的蓮子經過加工制作后,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方式端上市民的餐桌。 “今年蟲害少,蓮子喜獲豐收,新鮮蓮子可以賣到25元/斤左右,通芯后品質好的干蓮子可以賣到40元/斤左右。”采蓮蓬的農戶不亦樂乎地說道。 據了解,竹口村充分利用荷花的觀賞性發展特色鄉村旅游,通過蓮子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品質,積極拓寬增收致富渠道,帶動更多農戶在家門口就業,實現蓮子產業的風景和“錢景”共贏。同時結合“四房共治”項目,將白蓮與墻體彩繪相融合,勃勃生氣躍然墻上,既展示了“蓮”文化,又提升了鄉村面貌。 “白蓮產業種植正是我們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試點項目之一,我們將加大文旅融合經濟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漳墩鎮人大主席團梅水和介紹道,目前漳墩鎮種植白蓮面積3400余畝,主要分布在漳墩村、竹口村、堆后民族村、陳元民族村等地,年產值約2000萬元。 一顆小小蓮子只是一個起點。當前,建陽區漳墩鎮緊緊圍繞“茶湯小鎮、生態畬鄉、綠色發展、大美漳墩”的發展新思路,持續推進“一村一品”建設,立足農業資源稟賦,精耕竹口白蓮、鳳凰錐栗、漳墩白茶等一批特色產業,將農業“厚家底”變為發展“新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