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子一生清正廉潔,有口皆碑,他的清廉思想對于當今黨政干部反腐倡廉依然具有現實意義。朱子晚年留給后世子孫的一篇著名家訓《朱子家訓》,講述了個人在家庭和社會中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精辟闡明了修身立德治家之道。 除此外,朱子一家在篤行“立家規(guī),傳家訓,樹家風”的過程中,還不斷完善做人的行為準則,將齊家、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理念貫穿始終。除了先后制定《家訓》《家規(guī)》《訓子從學帖》《童蒙須知》外,還制定了《朱子家政》。《朱子家政》是關于治家、修身、處世的家教經典。《家政》以樸實精辟的語言,提出了每一個人在家庭、社會中所充當的角色和應盡的倫理道德義務,其內容所包含的理性光芒。 朱子在《家政》中闡明:公共事務有公共管理準則,家族宗室有家庭行為守則。品行高尚的人注重家庭事務的治理,不圖擴張財富,為的是行善積德。治家的關鍵在于:關愛子女,孝順長輩;友愛弟妹,恭敬兄長;夫妻要相敬如賓;宗族要和睦相處;家風要清白坦蕩;生活作風要正派純潔;兒女要刻苦學習;婚姻要慎重擇偶;生活要勤儉節(jié)約;要常懷鄉(xiāng)土之情,愛國愛鄉(xiāng);要傳承先人遺產;要掌握農業(yè)常識;要按時納稅;要講究誠信,知恩圖報;要以大局為重,不計個人恩怨;親戚之間要保持友好往來,對待客人、朋友、鄰里鄉(xiāng)親要熱情接待、相親相愛;交結朋友要選擇志向高遠的人;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服務上級領導不可阿諛奉承,對待下屬人員不能傲慢無禮;要杜絕違法亂紀行為,免遭訴訟糾紛;要遠離危險,保障生命財產安全;要尊重領導,團結同事,妥善處理人際關系,營造融洽氛圍;人情往來上要互通有無,一旦出現饑荒、危難、疾病等天災人禍,一定要相互接濟、相互體恤、相互幫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他人家中發(fā)生喪葬事故時,應致以同情慰問;他人有喜事降臨時,應表示真誠祝賀。 他特別提到:君子愛財,要取之有道,不能見利忘義,見好處就上;商品交易要公道合理,待人處事要公平公正;要懂得趨兇避害的道理,善于控制自己的喜怒哀樂;家中內外都要保持融洽和諧,生氣的時候要忍辱負重,做到心平氣和;不要妄加評論他人是非對錯,更不要污言穢語說三道四;不要酗酒貪杯,不要追求衣著服飾華麗,不要貪慕器用奢華;要修葺整潔房屋,經常打掃庭院;要愛護課本書籍,保持門窗墻壁整潔;批評教育不宜求全責備,而賞罰必須分明得當。 朱子認為:倘若都按以上要求做到了,那么家庭事務自然是治理嚴明,大家都毫無怨言,一片祥和,子孫后代自然興旺發(fā)達。如果換作一個地方官員這樣去管理事務,就將政令暢通、造福一方。 他說:如果這種情況換在一個國家或全世界,整個國家或全世界的公共事務治理都將順達。哎呀,哪有品行高尚的人不注重家庭事務的治理啊?家庭事務都治理不好,難道還有資格談論國家大事、天下大事嗎? 正因為此,有了一整套《家訓》《家規(guī)》《家政》,使得朱子家風數百年來得以綿延倡行,成為人們行為規(guī)范的準則。 《朱子家政》原文: 有公家之政,有私家之政。士君子修一家之政,非求富益之也,種德而已爾,積善而已爾,好禮而己爾。 父子欲其孝慈,兄弟欲其友恭,夫婦欲其敬順,宗族欲其和睦;門闌欲其清白,幃簿欲其潔修;男子欲其知書,女子欲其習業(yè);姻女欲其擇偶,婚嫁欲其及時;祭祀欲其豐潔,用度欲其儉節(jié);墳墓欲其有守,鄉(xiāng)井欲其重遷,先業(yè)欲其不壞;農桑欲其知務,賦稅欲其及期;私負欲其知償,私恩欲其知報,私怨欲其不逞,私忿欲其不蓄;親戚欲其往來,賓客欲其延接,里闬欲其相歡,故舊欲其相親,交游欲其必擇,行止欲其必謹;事上欲其無諂。待下欲其無傲;公門欲其無擾,訟庭欲其勿臨,非法欲其勿為,危事欲其勿與;官長欲其必敬,桑梓欲其必恭;有無欲其相通,兇荒欲其相濟,患難欲其相恤,疾病欲其相扶,喪葬欲其相哀,喜憂欲其相賀;臨財欲其勿茍,見利欲其勿爭;交易欲其廉平,施與欲其均一;吉兇欲其知變,憂樂欲其知持;內外欲其相諧,忿恚欲其含忍;過惡欲其隱諱,嫌疑欲其知避,兒穢欲其不譚; 奴婢欲其整齊,出納欲其明白;戲玩欲其有節(jié). 飲酒欲其不亂;服飾欲其無侈,器用欲其無華;廬舍欲其葺修,庭守欲其灑掃;文藉欲其勿毀,門璧欲其勿污;鞭笞欲其勿苛,賞罰欲其必當。 如是而行之,則家政修明,內外無怨,上下降祥,子孫吉昌。移之于官,則一官之政修。移之于國與天下,則一同與天下之政理。嗚呼,有官君子其可不修一家之政乎?家政不修,其可語周與天下之事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