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布村:食用菌產業助農增收莒口鎮茶布村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走“支部+合作社+互聯網”的富民強村之路,促進村集體和村民雙增收。2017年村集體收入43.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5657元。 據了解,莒口鎮茶布村一直以來主要以水稻、煙葉、茶樹菇種植為主。為了做大茶樹菇產業,2014年,村主任徐際燕帶領村民到外地學習食用菌栽培技術,回來后組織農戶栽培茶樹菇、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產品,成立了茶山食用菌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以來,堅持“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原則,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蘇忠俤種植食用菌已經有八個年頭,他告訴記者,沒有合作社之前,他自己在家利用傳統辦法制作食用菌,人力時間花費得多,產量也不高。合作社成立后采取集中制袋的模式,配方統一,管理統一,省工省時,質量又得到保證,經濟效益好,目前全村已有80%的勞動力以食用菌種植為主,平均每戶年增收七八萬元。 茶山食用菌合作社負責人徐際燕告訴筆者,沒有成立合作社之前村民們各自為陣,品質參差不齊,整個鄉鎮的食用菌產量400萬袋左右。經過三年的發展,現在整個鄉鎮達到6000萬袋,產值超過一個億。 食用菌合作社也為貧困戶找到了一條脫貧致富的路子。徐亮是村里的貧困戶,去年得到合作社的幫扶,種植茶樹菇1萬袋,并且采用合作社托管模式。徐亮給我們算了這樣一筆賬:茶樹菇托管后,農忙時可以在家里做做農活,農閑時就到合作社幫忙采菇、打水增加收入,以前年收入最多萬把塊,托管后,收入翻了兩番。 2016年,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茶布村建成了產供銷一體化電商平臺“茶布食用菌”在線,建立了村級電商運營中心,并通過電商渠道帶動銷售1000萬元。 近幾年,茶布村與市場對接,大膽嘗試新品種種植,形成特色地方名片,打響品牌,壯大全村集體經濟。(謝心 林晞 江澤南) |